深圳无线共享服务有限公司官网深圳无线共享服务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阿里巴巴IPO招股书详情(持续更新)

阿里巴巴IPO招股书详情(持续更新)

来源:搜狐IT

2

  5月7日,阿里巴巴于今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拟融资10亿美元。

  对此,华尔街分析师指出,这一筹资金额只是名义上的数字,待定价后必会持续走高,据预测,阿里巴巴集团的筹资额将在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之间。

  以下是阿里巴巴集团IPO招股书的摘要: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是让做生意在任何地方都变得容易。

  通过使得小微企业运用创新和科技手段在国内和全球经济中更有效的获得成长和完善自身,互联网将能够让商业世界变得更加公平。抱着这样的信念,扶助小微企业是公司创始人的出发点。我们所做的决策由以其是否符合公司长远使命而确定的,短期收益不是进行决策的影响因素。

  我们的业务

  行业数据表明,以2013年全年总成交额计,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在线及移动电子商务公司。我们通过公司建立的生态系统为第三方提供运营平台。同时,我们没有开展直销业务,没有和入驻商家竞争也并未持有存货。

  我们开设了:第三方市场淘宝网,它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天猫,中国最大的品牌及零售商第三方平台,以上排名均以全年总成交额计;聚划算,以月活跃用户数计,中国最受欢迎的团购第三方平台。以上数据来自于研究机构iResearch2013年统计数据。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之前的12个月里,这些构成了中国零售第三方业务的第三方市场平台通过2.31亿个消费者和800万户活跃商户之间的交易共产生了15420亿元(2480亿美元)的总成交额。

  以上三个面向中国的零售第三方平台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前的9个月里贡献了全部收入的82.7%。除此之外,我们的业务还包括:Alibaba.com,据iReasearch数据,是以销售额计在中国最大的全球第三方批发市场;1688.com,面向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批发市场;以及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面向全球消费者的第三方市场;另外,我们还提供云计算服务。

  作为一个平台,我们通过提供基础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推广方案帮助商家运用互联网的力量来建立起线上曝光度并得以与消费者或其他公司完成商业交易。在中国,我们是设立在线交易平台行业规则的领军企业。由于我们的业务已经达到规模化,因此一个围绕着我们平台的生态系统已经演化成型,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购买方、销售方、第三方服务提供者、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以及被投资公司。我们的平台以及我们在连接购买方和销售方并使得其得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完成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关键节点。我们的很多努力、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到了那些可以让这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好的项目上以及生态系统里不同的参与方身上。对于生态系统接下来的发展,我们感到了很强的责任感,我们也将为了生态系统的发展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我们将其称为“我们的生态系统。”

  我们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我强化网络效应,这将给那些为我们生态系统的成长与发展投资的参与方带来收益。通过这个生态系统,我们已经转变了商业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并且已经将自身树立成为了生态系统中其他参与方值得托付的合作伙伴。

  为了支持生态系统的发展,我们在专利科技和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巨额投资。我们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使得我们得以驾驭由公司第三方市场产生的巨量数据并使得我们能够进一步对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

  通过关联公司支付宝,我们为购买方和销售方提供了支付和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这为公司的用户提供了资金支付中的安全性、信任度和便利性。通过由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游戏公司(或称中国智能物流公司)运营的中央物流信息系统,我们以平台的方式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一道开展着货物的运输和递送业务,我们在菜鸟公司占有48%的股权。通过我们在UCWeb的投资,我们得以发挥其在移动端浏览器方面作为开发者和运营商的专业优势以加强我们在移动端除电子商务以外的产品布局,比如普通移动端搜索等。

  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针对商户的在线推广服务(通过阿里巴巴,我们专有的在线推广平台),交易佣金以及在线服务的服务费用。我们的收入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会员服务、增值服务以及云计算服务。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前的9个月里,我们共获得了405亿元(65亿美元)的收入并实现了177亿元(29亿美元)的净利润。我们的财务年度截止于3月31日。

  主要运营数据

  我们在中国零售第三方平台业务上的多个运营数据都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总交易额和移动端渗透率

2

  活跃购买方

1

  我们的业务和生态系统已经达到了显著的规模和体量:

  我们的规模和体量

1

  生态系统参与方的规模和体量

  

  市场平台本身以及平台之间的网络效应

  购买方和销售方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一种网络效应,在这种效应下,更多的商家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更多的消费者又会吸引更多的商家。除此之外,我们的各个市场平台之间也实现了互联:很多在某一平台上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同时也是我们其他第三方平台的参与方。因此,这种关系又产生了第二层的网络效应,我们的生态系统也得以变得更为强壮。

  下图显示了我们的生态系统中网络效应的动态关系。

  

1

  购买方

  • 在淘宝网、天猫商城和聚划算购物的中国消费者

  • 在淘宝网进行浏览或搜索时,消费者可以同时看到来自淘宝网和天猫商城的商品列表

  • 国外消费者在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进行购物

  • 全球批发商在Alibaba.com进货

  零售商

  • 中国的小型零售商在淘宝网和全球速卖通进行销售

  • 中国品牌商通过淘宝网、天猫商城、聚划算以及全球速卖通进行销售,国际品牌通过天猫全球站(Tmall Global)进行销售

  • 中国零售商在1688.com寻求货源

  批发商

  • 中国的批发商和制造商通过1688.com向国内零售商供货,通过Alibaba.com向海外批发商供货

  • 中国的批发商和制造商通过全球速卖通向海外消费者直接销售

  • 海外批发商和制造商通过Alibaba.com向全球的批发商供货

  我们的市场机会

  我们的市场机会主要由以下因素所驱动:

  • 我们的业务得益于中国消费者迅速上升的购买力水平。2013年,中国的实际消费额占到全年GDP总额的36.5%,这个水平和其他很多国家相比都是显著偏低的。与此相比,调研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显示,美国2013年的消费渗透率达到了66.8%。我们相信,消费水平的上升将会进一步推升在线和移动电子商务的规模。

  • 中国的在线购物人口渗透率还相对偏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上网人口已经为全球第一多,达到6.18亿人。据CNNIC数据,2013年,中国有302亿人进行过线上购物。我们相信,不断上升的互联网用户数以及互联网用户中线上购物人数的占比上升将会一同推动线上购物的人数进一步增长。

  • 我们相信,消费者正在扩大其愿意在线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品类。这将会进一步提升在线和移动电子商务的活跃度。

  • 我们相信,移动端设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将会让上网变得更加方便,让在线购物交易变得更多并会催生出新的应用。据CNNIC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以5亿用户的数量位居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的头名。由于移动设备的接受率不断上升,预计移动端的使用量还会继续增加。

  • 受制于全国性实体零售商的稀缺,实体零售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产品选择受限以及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等因素,中国的线下零售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之外尤为突出。这些存在于中国零售业基础设施上的不足正在把消费者从线下零售推向线上和移动端零售。

  • 中国拥有一个越来越庞大并在迅速补强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该系统由全国性、地区性和本地性的递送服务组成。我们相信,中国分散式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全国性快速递送网络的迅速发展部分驱动力是来自于电子商务的增长。同时,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将继续为在第三方平台上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消费者和商户提供能够满足其独特需求的服务。

  总之,iResearch的预测数据显示,随着在线购物消费者数目的增加以及单个消费者在线消费数额的增加,代表了2013年中国全部消费额7.9%的在线购物规模将会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以27.2%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

  (持续更新中)

新闻资讯